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全国人大代表、医院院长孙思予参加大会。
第二次参加全国两会,孙思予对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也更加清晰明确,与代表们一起认真履职尽责。3月6日、7日,《健康报》对孙思予进行了采访,并先后刊登了孙思予就尽快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建设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推动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等方面提出的富有针对性的建议。
尽快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
孙思予一直对人才问题颇为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的提法,让他看到了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这些年,由于人才评价中唯论文的倾向仍然存在,这为黑灰产业‘论文工厂’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间。”孙思予表示,虽然我国论文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但学术不端导致撤稿也居于首位。2023年,我国作者撤稿篇数近5000篇,严重损害了我国科技人才声誉。同时是医学科研工作者和国际期刊主编的孙思予对此深恶痛绝。他呼吁,尽快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从源头上遏制论文买卖。国家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明确商业性代写论文机构为非法机构、商业性代写论文行为为非法行为。
“只有明确学术不端行为与其他造假行为一样入‘罪’,切实落实监管和执法主体,严肃处理和打击组织买卖、代写论文,以及以‘润色、修改、翻译’等为名的学术不端行为,才能切断论文交易链。”孙思予说。
聚焦“一老一小”,托举“朝夕美好”
孙思予建议,依托高校、社区、养老示范小区建设老年大学,设立养老照护、婴幼儿照护、健康管理、智能设备使用和养老金融等课程,提高老年人的就业能力和社会融入能力;建设“养老﹢教育”示范小区,充分发挥家庭成员对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推动作用;利用闲置学校、企业厂房等社会资源以及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办养老机构,优先办理养老服务用地审批手续;明确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标准,建设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提高社区日间照料机构覆盖率;加强社区与第三方服务机构深度融合,加快无障碍设施改造,形成居家照护、临时照护相结合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孙思予表示,要依据生育服务需求和人口变动情况,合理配置妇幼保健、儿童照料、学前教育、课后托管服务等资源,推广社区或邻里开展幼儿照顾志愿服务;要科学配置社会资源,充分发挥优质幼儿园资源优势,推进“托幼一体化”集团化运营模式,拓展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要充分发挥社区核心功能,鼓励社会力量和市场资源提供未成年全周期照护服务,覆盖孩子成长各阶段,实现照护服务多样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