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神经外科举办第一期大查房

盛京周刊 2023年09月14日

  9月1日,医院南湖院区8号楼学术报告厅的氛围既严肃又活跃。神经外科医生郑健刚刚作完《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新理念》的报告后,与以往不同,紧接着围绕报告内容就迎来了多位医生、主任,乃至科室“掌门人”、医院副院长吴安华的频频提问和讨论……

  这种新颖的学术交流、病例探讨模式,正是由吴安华主导,经过精心筹备的医院神经外科第一期大查房模式。“大查房”的概念借鉴了国外教学医院大查房模式,以“人人参与 团结协作 深入探讨 共同提高”为宗旨,包括疑难病例讨论、手术展示、技术创新、疾病治疗进展、临床最新文献抄读、科研成果展示、医疗核心制度解析、医疗质量点评等多样化内容。

  此次神经外科大查房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现了打破学科知识壁垒、跨越科室限制的交流学习和学术讨论。大查房中,神经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其中10余位优秀的神经外科医生分别汇报了神经肿瘤、神经内镜、脊髓脊柱、功能神经外科、神经重症、脑血管病、儿童神经外科及神经介入等亚专科内容。与此同时,大查房还邀请了病理科副主任李晓晗团队及放射科副主任王晓明团队作为特邀嘉宾,分享了神经病理及神经影像相关内容。

  发言者郑健就说:“准备这篇《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新理念》的报告,前期除了调用多年积累的经验,还做了病例汇总,有机会带着问题,针对性地收集并查阅文献,对前沿知识的更新,让自己获得了更热情的参与感。”与此同时,作为一名听者,李晓晗、王晓明的发言也让包括郑健在内的与会者都受益匪浅。神经外科医生杜绍楠说:“关联学科的经验分享,让此前的病理报告单、影像科报告单不仅仅是一个结论。两位主任利用表格整理、柱形图演示等多种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让我学习到了平日里一行结论背后省去的那五万字的学科内容和学术积累。”显然,这对与会者,特别是年轻的医务工作者绝对是求之不得的学习机会,也正是吴安华要将大查房模式做起来、常态化的良苦用心。

  在这里,没有权威的“一锤定音”,破除了职位层次、师道尊严、尊卑长幼等一切限制学术平等交流的因素,取而代之的是多学科与会者对报告内容的各抒己见,深入讨论。特别对年轻医护工作者来说,大查房可谓是一顿精神大餐,复杂多变的病例,让与会者通过一个个病例,比较完整深入地了解某个疾病或临床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既是学生也是老师,双重身份在不断深入的积极探讨中不断转换,将“大查房”的学术氛围、科研氛围拉满。增强医疗服务能力和学术科研水平的同时,作为我省规模最大的神经外科,年手术量超过5000台这个体量的医疗科室,广大患者必将是最终受益者。这也是吴安华引入大查房模式的初心。

  吴安华表示,“首期大查房中所有与会者参与感、获得感都很强。下一步,神经外科的大查房要有计划、有成效的长期开展。而且还要邀请顶尖的专家过来进行经验交流和分享。”说到这些时,惯于严肃的吴安华露出了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