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盛京周刊 2024年08月08日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出处

  典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前赤壁赋》。

  背景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以朝奉郎(正六品文官)至密州任军州事,时年36岁,恰是年富力强之时,虽然政见不被采纳,仕途失意,但他勤政务实、清正廉洁、一毫不取,闪现着他的政治智慧和高尚品格。

  解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意思是,天地之间的万物各有主,假若不是属于我所有的,即使一丝一毫也不去强取。现在借用说明做官、为人都应清廉不贪,不是为我所有的东西,再微小也不能苟取。自古以来,对官员的考核和评价,最重要的是一个“清”字,所谓“清”,就是清清白白,干干净净。领导干部干净做人、干净做事,关系党的形象好坏,关系人心向背,更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治乱。

  领导干部干净做人、干净做事,需要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强化慎独慎微意识。要防微杜渐,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干净是一种非常严苛的要求,因为一旦有了某些方面的污点,就会给个人成长和事业进步留下巨大的隐患,小则让个人身败名裂,大则让事业灰飞烟灭。因此,干净做人做事需要慎始慎终,自觉遵循党纪国法和廉洁自律准则,严守组织纪律的红线、高压线。要懂得守住底线,学会划清界限,把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

  领导干部干净做人、干净做事,离不开良好的组织环境,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滋养和培育。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在强调领导干部加强修养、增强党性的同时,健全和完善权力的使用、制约和监督机制,为领导干部营造追求和享受干干净净做人、做事的环境也很重要。干净不是一天炼成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立体化的系统工程。干净的领导干部需要个人和组织的多方面努力,尤其是要建立健全权力监督机制警醒和约束领导干部的过错行为,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提拔重用干净的领导干部。这样,才能最终培育出更多堪称干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