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温度的医者

持续提升医疗服务人文内涵
——记乳腺肿瘤外科病房人文关怀服务
盛京周刊 2024年05月23日

  每一名乳腺癌患者,都有一颗不屈的抗癌心。当一张诊断书像一道雷电将生命劈成两半的那一刻,她(他)们踏上与癌魔搏斗的征程……而医者的人文关怀就是为她(他)们披上的“坚强盔甲”,为她(他)们的抗癌之路“保驾护航”。

  2024年5月初的一个普通下午,乳腺肿瘤外科病房外的多功能走廊里,阵阵掌声传来……患者佳佳(化名)虽然戴着口罩,眼神中仍难掩喜悦之情,这些掌声都是为她而响起。

  不久前,检查结果显示她的肿瘤细胞已完全清除,同时她还被评为病房的“抗癌明星”。接过副院长、第一肿瘤外科 乳腺肿瘤外科一病房刘彩刚教授赠予的证书时,佳佳瞬间想起自己刚被确诊三阳性乳腺癌时悲痛欲绝的情形。此时的重生让她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感谢刘彩刚教授团队的精准治疗、感谢盛京医院乳腺肿瘤外科病房医护人员给予我和我家人的温暖……”哽咽的话语还未说完,泪水已经打湿了佳佳的双眼,止不住的夺眶而出。

  全程关注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佳佳是在2023年查出乳腺问题,她跟家人慕名来到第一肿瘤外科 乳腺肿瘤外科一病房找到刘彩刚教授团队。不出意料的,在这里,刘彩刚为她量身定制了适配的个性化诊疗方案。出乎她意料的是,第一次来问诊,佳佳就被护士拉入了患者群。还没办理住院手续,相关的注意事项就已进入佳佳的手机微信。在患者群,有医护人员定期在群里嘱咐患者术前、术后、康复期等各阶段的相关事宜。这让佳佳“初来乍到”的不安瞬间转换成了“有人管我”的底气,自然倍感温暖。

  佳佳的感受正是第一、第二肿瘤乳腺外科病房护士长单会莲想达到的效果。截至2024年5月中旬,这样500百人的患者群已经建立了5个,每个都有单会莲“守护”。每个被“早早”拉进群的患者,都收到了关于乳腺癌几乎所有问题的答疑,目前已有2000余名乳腺疾病的患者受益。

  单会莲清楚记得,2018年年底,她刚转到乳腺肿瘤外科病房,刘彩刚传递给她的第一个医疗服务理念就是病房不仅要拥有先进的诊疗技术和丰富的护理经验,更要注重医疗服务的人文关怀,要将人文服务“持续升温”“不断升级”。

  通过微信建立医患“档案”,全病程关注患者诊疗、康复情况,就是乳腺肿瘤外科病房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人文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因为乳腺癌涉及患者的生命全周期长,容易复发,患者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后,医护人员还需定期对其进行随访,监测用药效果、评估药物副作用,以便及时调整用药及治疗方案。

  “润物细无声”地与患者建立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为日后的医护人员回访打下了良好基础,患者不再因种种原因而断然拒绝或排斥,回访内容得以详实、全面。大数据的搜集客观上也助力了后续的科研数据基础,而科研成果的取得也必将惠及患者的治疗,形成了科学、良性的工作闭环。

  

  微笑服务 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很多乳腺癌患者要面临身体外形损伤,内心承受了巨大压力;一些年轻患者初期无法接受现实,甚至产生轻生的想法;年长的患者容易在病情反复时产生放弃治疗的杂念……面对乳腺癌患者的不安、焦虑,医护人员只有一条应对法宝,那就是始终如一的微笑服务。

  医院素有注重服务态度及医患关系的传统。刘彩刚更是提出“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患者,都要将微笑服务贯彻始终”的理念。为此,病房外的走廊最显眼处,是一面印有近百张医护人员微笑的“笑脸墙”。单会莲还设立了微笑服务“月明星”的荣誉墙,专门奖励那些在工作中忍得了委屈,始终用微笑服务抵御一切困难,让患者满意的医护人员。

  思思(化名)是一名身患甲状腺癌、卵巢癌、乳腺癌的多发癌症患者。在病房治疗乳腺癌手术后产生的上肢淋巴水肿期间,单会莲常常鼓励她勇敢面对癌症的磨难,还帮她购买了出院后辅助治疗的弹力绑带等物品。几年来,每到重要节日,思思都要来看看早已被她视为亲人的单会莲。单会莲不让她买礼物,思思就做两个小菜,拿过来跟单会莲边吃边聊。

  如果说,医护人员的微笑服务让患者有了舒心的软环境,那么,微笑服务的内核是站在患者角度,想患者之所想,解患者之所难,旨在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通过关怀性沟通、个性化护理等服务,让患者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与关怀。

  多措并举 创造舒适医疗环境

  几乎所有的患者第一次走进乳腺外科病房时,都对这里的走廊文化印象深刻。近千米的回廊墙面几乎都被一张张紧凑的乳腺健康知识宣传板占满了。用单会莲的话说:“哪怕患者没有特意地去看、去记,每天在这里散步、活动,耳濡目染,也能知道个差不多了。”

  回廊墙上还精心设计了用于康复训练的辅助器械,让患者在散步时,可以随时练上几下。

  护理团队始终秉持着“以人为本、促进健康”的护理理念,创新开展了日间病房管理模式、临床试验病房精准护理模式、上臂植入式输液港技术、淋巴水肿综合治疗技术。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创新、领域拓展、护理资源下沉等方面做出了专科特色。

  2009年至今,护理团队利用新兴多媒体平台进行健康知识视频转化传播,累计观看41万人次;开展叙事护理及同伴教育1250次;举办多元化护患活动 556 次;拓展护理内涵外延,为出院患者设立 MDT 随访团队;多角度辐射专科护理,培养各类专科护士62人次;举办《盛京乳腺护理论坛》等各类论坛14 次;开展中心静脉通路培训班4届、辽宁省乳腺专科护士义乳佩戴培训班2届。

  数字的背后,是护理团队多举措并举、深耕乳腺护理领域的付出和努力。未来,用刘彩刚的话说:“团队将继续做有温度的医者,持续提升医疗服务人文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