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竹声声,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二,在医院南湖、滑翔、沈北三院区,坚守在临床一线的儿科人达1147人次,为5357人次的门急诊和病房患儿健康拼尽全力!
除夕夜,“叮铃铃……叮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小儿普通外科、胸外科病房响起,一名因车祸导致肝破裂的外地患儿紧急送医。放下电话,医护人员立即行动。
当班医生杨中华与同事们在病房主任的指导下,迅速投入手术状态,经过4个小时的奋战,终于将患儿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当晚,小儿外科11名医护在忙碌的步伐、紧张的节奏中迎来了龙年,在工作岗位上一起为患儿“守岁”,用责任、忙碌和坚守,撑起了一个又一个家庭的希望。
在小儿外科医生紧急处置的同时,小儿重症监护病房(PICU)的医护人员也在与生命赛跑。
第一年以住院医师身份参与除夕值班的郭哲维,刚做好床旁支气管镜检查的准备工作后,又立即赶到另一名颅内感染的小患儿床旁进行腰椎穿刺术……
监护仪滴答作响,不时发出报警声,PICU的医护们始终高度警觉、时刻关注孩子们的状态,以精湛的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守护好省内外危重患儿的生命防线。人手虽比日常工作日更充足,仍忙得不可开交,但小患儿的病情好转总是令人欣喜,其中重症肺炎入院的欢欢,马上就能转到普通病房了!
初一一早,欢欢已转入小儿呼吸内科病房,但他父母脸上的愁云仍未消散。同屋患儿家长安慰道,“放心吧,我们家孩子一天天见好,欢欢肯定也没问题”。
说话间,病房副主任单丽沈带着医生们来查房了,详细了解欢欢的病情并为其查体、下达医嘱。
一上午的时间,医护人员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一系列查房、护理与治疗。过去的几个月,小儿呼吸内科病房“满负荷”运转,部分儿科亚专业病房也收治呼吸道疾病的患儿,高质高效地完成了儿童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医疗救治工作的重任。如今虽是春节假期,他们一如既往地为患儿健康保驾护航。
相比于病房的忙碌,儿科急诊则更像“战场”。越是过节越忙碌,几乎是所有儿科急诊医护人员的共同感受。尤其是对于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盛京医院来说,辽沈地区乃至东北地区的急危患儿汇集于此。
在小儿外科急诊,一对父母焦急地推着女儿来到诊室,孩子玩耍时被石头砸伤,当地医生为她包扎和夹板固定后,建议到沈阳的盛京医院治疗。经检查,孩子腿部创面深达骨面,X光显示胫骨干骨折,医生郑昊林马上联系病房。很快,孩子接受清创手术、石膏固定,为后续治疗和康复打下了基础。
车祸伤、鞭炮炸伤、滑雪骨折以及各种各样的磕碰导致的外伤……面对这些春节期间的常见病,小儿外科急诊的医护人员总是能迅速做出判断,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让笑容在孩子和家长的脸上重新绽放!
同样赢得家长们认可的,还有小儿内科急诊的医护们。
8岁的晓晓出现一过性昏迷,呼吸深大,血糖已高出血糖仪测量上限。出诊医生王泽昱初步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经过积极补液治疗,完善相关检查后,晓晓被收入病房接受专业治疗。
“我们刚回沈阳,感谢盛京医院,让孩子能第一时间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晓晓妈妈由衷地说。
春节期间,小儿内科急诊的医护人员严谨高效地处理各类病症,包括发热、腹泻、肺炎、发热惊厥等,不仅为辽沈地区的患儿提供救治,也为从全国各地返沈的宝贝们筑起了坚实的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