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召开医疗、科研教学、护理2023年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部署会议

盛京周刊 2024年02月07日

  日前,医院相继召开了医疗、科研教学、护理、临床试验2023年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部署会议。辽宁省卫健委科教处处长胡淼、中国医科大学相关处室和学院领导,以及医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了相关会议。 

  医疗工作会议 

  院长孙思予对2023年医院医疗、医保、运营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2023年,医院面对年初新冠防疫措施的调整,积极作为、全力救治新冠患者,有力保障了新冠疫情防控平稳转段;面对秋冬季节多种呼吸道疾病流行的压力,医院积极扩充儿科医疗资源,满足患者需求,有效应对季节性呼吸道疾病流行。孙思予对医院2024年医疗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医疗运行提质增效。医院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为导向,强弱项、补短板,重点关注CMI指数、出院手术占比、四级手术占比等指标,全面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二是持续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医院积极推进医疗新技术,优化三新项目评审流程,发展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医疗新技术,以技术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三是以“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2023-2025年)”和“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方案(2023-2025年)”为指引,夯实基础医疗质量,加强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实现医疗质量水平和医疗服务品质的双提升。 

  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刘彩刚、马晓欣分别作了题为《智慧管理促医院高质量发展》和《2023年医疗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刘彩刚从运营与绩效管理、医保与物价管理、门诊与平台管理、涉外与社会服务和院感预防管理工作5个方面,对分管部门2023年相关工作进行了总结,表示 2024年,医院要以“国考”为导向,以中国医科大学“双一流”建设目标和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为指引,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各项工作,持续深化医院内部绩效改革。同时医院要完善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规范延伸服务的医疗质量与管理,推进健康管理学科化、规范化、智能化,持续开展健康促进、免疫接种、医疗防护工作,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保护医护职业健康,推进医院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马晓欣从医疗运行及效率、医疗质量、医疗管理、医疗安全和卫生应急、行风建设、医联体5个方面,对分管部门2023年工作进行了总结,表示2024年医疗管理部门将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文件精神,发挥“国考”指标指挥棒作用、对标中国医科大学“双一流”建设目标和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全面提升医疗质量;筑牢基础医疗安全管理,夯实结构质量,提升手术质量安全,提高急危重症救治效果,积极开展患者安全专项行动,强化关键环节管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持续提升感染风险防控能力,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盛京力量。 

  大会对2023年医疗运营方面贡献突出、成绩优异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 

  科研教学工作会议 

  院长孙思予回顾了2023年医院科研与教学工作重点,对医院人才建设、学科建设、教育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对2024年医院科研教学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是要坚持党建领航,凝聚医院发展合力;二是要加强统筹谋划,构建学科人才新高地;三是要落实立德树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四是要深化创新驱动,提高临床科研能力。他强调,2024年是医院高质量发展与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攻坚期,医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打造让“社会满意、患者满意、职工满意”的医院文化,履行社会担当,持续激发内生动力。希望全院教职员工团结一致、坚守初心、锐意进取、不负使命,锚定医院“十四五”发展建设目标,凝心聚力、砥砺前行,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续写盛京华章。 

  分管科研与学科建设工作的副院长吴安华表示,2023年,医院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在“双一流”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医院坚持引育并举,国家级知名专家队伍壮大的同时,青年人才也在不断涌现;在科研与学科建设方面,医院取得多项“双一流”标志性成果,学科建设水平稳步提升;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医院严格把控各项环节质量,扎实提升研究生科研水平。2024年,医院将持续贯彻国家与辽宁省关于科技创新与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有关决策部署,积极推动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顶层设计,切实提升广大师生科研能力,实现医院在项目申报、成果产出等方面的进一步突破。 

  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许巍以《树人立根本 强教向未来》为题,分别从本科教学、规范化培训和临床技能实践教学三个方面,进行了医院2023年教学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规划,对全院各教研室在各频道教学、培训工作中的辛苦付出和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他表示,医院教学工作的目标是培养优秀、卓越的医学人才,培养他们对前途的希望,这也是教学工作重要的核心内容。医院教师要从“四有”好老师升华成为“四个引路人”,从做“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升华成为“大先生”;学生要做到“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 

  大会对2023年科研教学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 

  护理工作会议 

  党委书记汤艳清指出,医院的护理队伍是一支精诚团结、兢兢业业、踏实进取的卓越团队。回首2023年,不论是在年初新冠疫情的战场上,还是在年末儿童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峰期,不论是在仅用两天时间就筹建完成的沈北院区儿科综合病房,还是在排队候诊达1000人的儿科急诊,医院护士始终咬牙坚持、迎难而上,深刻诠释了初心如磐、尽心为民的盛京精神。 

  汤艳清对医院2024年护理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从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大局,维护全民族健康的高度,谋划和推进医院的护理工作,确保护理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前行。二是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主动顺应群众对健康的新期盼,对服务的新需求;强基固本,促进护理服务贴近患者;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服务贴近临床;丰富内涵外延,促进护理服务贴近社会。三是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护理工作要自觉融入医院高质量发展大局,要以中国医科大学“双一流”建设和“国考”指标为导向,把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始终坚持抓细、抓实护士队伍的教育、培训,用护理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医疗的高质量发展。医院党委将多措并举,从人、财、物等多方面加大对护理工作的保障力度,加强护士人力配备和结构性调整;健全完善激励机制,调整绩效结构,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让护士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临床护理工作当中,确保护理工作取得实效。 

  分管护理工作的副院长马晓欣对2024年全国医政工作暨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解读。同时对医院护理团队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护理团队要凝心聚力,围绕医院党委的整体部署,在新时期以崭新的风貌展现护理团队的盛京担当。二是要提升团队核心力量,护理团队要凝聚共识,围绕医院党委“十四五”规划“人才强院”战略要求,完成好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以及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等核心指标的全方位提升,在新时期以强大的护理基础能力和优质护理服务能力,展示护理团队的盛京本色。三是要提升多学科、多广度、多维度的协作机制,护理团队要凝聚力量,围绕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效能这一抓手,完成各护理学科和各委员会的协同,以实现护理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在新时期以优质、高效的运行机制展现护理团队的盛京效率。 

  护理部主任范玲对2023年护理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携手副主任肖适崎、齐向秀、勾健,分别对2024年护理工作进行了部署。 

  2024年,医院护理团队将紧密围绕医院高质量发展目标,强化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专科护理水平,夯实基础护理服务;创新临床优质护理服务举措,落实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方案,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调动护理人员参与护理质量控制,保障患者安全;以护理科研创新和护理教育培训引领学科发展,为患者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优质护理服务。 

  临床试验工作会议 

  分管临床研究工作的副院长吴安华指出,当今正面临我国临床研究发展市场化、竞争白炽化、监管高压化的大趋势,构建多方协作的高质量临床研究生态显得更加重要。医院临床试验部、转化医学部要继续秉承“为临床试验提供便捷的流程与优质的服务,为推动临床研究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努力”的宗旨,致力于临床试验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解患者所需,造福百姓。 

  分管药事管理工作的副院长刘学勇表示,在医药行业全面向研发和科技转型的过程中,医院具备丰富的临床资源和优秀的研究队伍,医院由衷期待在聚焦更高质量的临床试验项目上与各申办企业探索出新药研发合作的全新路径。在促进医院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企业研发活力,真正探索出院-企双方高质量发展的共赢之路。 

  医院临床试验部主任李慧对2023年临床试验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2024年工作计划进行了汇报。大会还同步举办了医院2024年度第一季度GCP培训。 

  医务部、科研与学科建设部、教务部、人力资源部、研究生工作部、毕业后培训部、临床技能实践教学中心、护理部、临床试验部、转化医学部多部门综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