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术切除肿物

肿物测量
该患者18岁,慕名来到第一微创妇科病房、计划生育病房主任杨清的门诊,自述最近因腹胀就诊于当地医院,盆腔超声检查提示盆腹腔巨大肿物,因诊断困难,当地医院建议转往我院诊治。我院MR检查提示“腹盆腔巨大实性占位,较大截面范围约20.6cm×19cm×9.8cm,来源不清。血清学等肿瘤标记物检查无异常,考虑患者年轻,必然要考虑保留生育功能问题,但肿物又来源不明,良恶性不能确定,临床处理上确实存在诸多棘手的问题。
为了给患者更加完善安全的诊疗,杨清迅速启动MDT(多学科诊疗模式),邀请放射科、普通外科、血管外科及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会诊,全面细致评估患者病情和诊疗方案。MDT专家组经会诊,认为肿物巨大、占满盆腹腔,性质及来源暂无法明确,除与子宫关系复杂外,亦不除外来源于卵巢或腹膜后可能;CT提示肿物邻近肠管受压,部分移位,建议术前完善肠镜检查进一步协助评估肿物来源;患者瘦弱(身高163cm,体重48kg,BMI 18.1),肿物巨大、血供丰富,术中存在大出血风险进而引发低血容量休克可能,且肿物压迫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切除肿物后,易发生缺血再灌注等循环动力学改变,因回心血量急剧增加导致心衰及因体循环相对不足导致严重低血压、低血容量休克等可能,必要时需转入重症监护病房。
杨清依据多年诊疗经验,指出该肿物可能来源于子宫颈或者颈峡部,且弥漫性生长,无法辨别子宫结构。尽管手术难度极大,麻醉风险极高,但手术是唯一可行的治疗方案,且需要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经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报请医务部审批,行开腹探查术。
术中探查见盆腹腔巨大实性肿物,上界达剑突下缘,经两侧圆韧带确认子宫一体部分位于肿物上界,肿物向两侧盆壁方向弥漫性生长,下缘达腹股沟区,膀胱爬行在肿物上,子宫整体轮廓不清。从圆韧带盆腔侧标记开始逐层打开肿物表面包膜,不断缝扎暴露出的血管,确切止血逐步接近肿物根部,发现为子宫前壁下部至颈峡部发出的巨大子宫肌瘤。断扎肌瘤基底部约4厘米的创面后,完整核除瘤体交予台下,台下称量肿物重量达2265克。后逐层对合缝合,使子宫体与颈峡部、宫颈在解剖层面上恢复正常形态。术中出血量仅为500毫升。目前患者已顺利出院,并通过盛京妇科医疗联盟专门通道在当地联盟医院进行康复和复诊。
近年来,第一微创妇科病房、计划生育病房已多次通过MDT诊疗模式救治疑难危重患者,杨清团队以高超的技术与坚定的信念,为患者最大程度的保存器官与生理功能,身体力行地践行医者“救死扶伤”的使命。
第一微创妇科病房、计划生育病房 / 王光伟 陈思蕾